很多业主第一次跟我聊中西厨设计时,都会陷入这样的矛盾:既想要开放式西厨的格调,又担心中厨的油烟乱窜;既希望保留传统烹饪习惯,又想展示收藏的红酒和器皿。就在去年,我们落地完成了一套800㎡上海佘山世茂庄园的双厨系统,恰好完美解决了这个痛点,总结为3个核心法则分享如下:
"分而不离"的黄金三角法则
在我经手的这么多案例中,落地后业主回馈说厨房设计使用舒适、设计成功的中西厨布局基本都遵循1.5m-2.4m的「视觉黄金距离」。
也就是厨房中三个关键区域——冰箱(储存区)、水槽(清洗区)和灶台(烹饪区)——形成的三角区域。这三个区域是厨房使用最频繁的地方,合理的布局可以大大提升烹饪的效率。
比如试想下这样一种做饭的场景——锅里油温七成热时,左手颠勺右手开调料柜;爆炒时,一抬手就能触到吊柜里的镇江香醋,转身半步又能从岛台暗格抽出餐盘,全程不用离开灶台半径,看似简单的几个转身,实则是经过了非常精确的分区设计:
过渡区:设置1.2m宽多功能岛台,内嵌电磁炉满足简单西餐制作;
加热&排烟,永远是中西厨房的核心法则
每次有朋友问我厨房清洁相关的问题,譬如能不能刷墙漆、木饰面会不会容易脏、天花板的油污怎么避免、哪个烟机吸力大。
我都会再讲一遍“废话”:厨房污渍的核心是加热工具。好清洁的根本解决方法是不脏、少脏。
简单说,就是产生油烟的工具,一定要和排烟在一起!是废话,但现实中到处是反面教材。
像我们一位装修客户,大平层,想做“中西分厨”,沟通下来发现,客户是厚切牛排爱好者,煎了还得烤的那种。
黄油烟点低,牛肉油脂丰富,在烤箱里产生的烟、味,不亚于爆炒。
因此,他家的烤箱一定不能放在靠客厅的常规“西厨”区——必须有排烟,最好近烟道。
再比如更常见的,很多年轻人不咋开燃气,日常就是空气炸锅、微波炉、烤箱、小电锅,但是烟机远远,排烟费劲、疯狂落污。
这个时候,去研究“哪款小家电置物架好用”,意义大吗?
所以归根结底,品质=细节处理=需求设计。
如何明确家里的生活习惯和需求,结合专业、细致化的设计打磨,才是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。点击下方链接,可以直接与上海知名大宅设计师线上沟通,快速匹配懂你的设计师,实现高效、精准设计:
和排烟相关的问题有很多,比如:
• 实体的油腻感
• 油烟对呼吸道、皮肤、食欲的不良影响
• 吸力造成的负压,进而造成的反味、门缝呼啸
• 为了缓解负压开窗,空气流动影响火苗……
但凡是别墅厨房,都不会忽略厨房的专属照明
厨房从来都不是冰冷的展示柜,中西厨设计中也要保留情感触点:
宁可家里没有一盏体面的、拍照上镜的网红灯,也要给厨房增加光源,最好是每一个操作角落都有,专区专用,切菜台面、水槽、灶台,橱柜里也有照明当然更好。
至于光源的选择,照射面积大一点的灯条会比较方便,筒灯调好角度也OK,能隐藏在橱柜下会更好看。
色温不要太暖,别想着美食+暖色出片一流,厨房光源的重点是操作,4000-5000k,白光更合适。
中西双厨设计的本质,其实就是品质与人间烟火气的结合,归根结底还是对生活细节的尊重,其他的所谓高级感、“贵气”,都是锦上添花。千篇一律的惯用公式不适用于任何人。只有适合自己的,才是做好任何一个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。